汉字是否常用: -
汉字部件构造 :首尾分解查字 :酉皿(youmin)
笔顺编号:12535111225125221
笔顺:一丨フノフ一一一丨丨フ一丨フ丨丨一
笔顺读写:横竖折撇折横横横竖竖折横竖折竖竖横
𥂰字UNICODE编码U+250B0,二进制: 000100101000010110000,十进制: 151728,HEX编码:F0A582B0,UTF-8: F0 A5 82 B0
沽【 巳集上 】【 水部 】康熙筆画: 9画 部外筆画: 5画
〔古文〕夃《唐韻》古胡切《集韻》《韻會》《正韻》攻乎切,𠀤音孤。水名。《前漢·地理志》沽水出漁陽塞外,東至泉州入海。《水經注》沽河出塞外禦夷鎭西北丹花嶺。
又賣也。《論語》求善賈而沽諸。
又買也,別作酤。《詩·小雅》無酒酤我。
又《廣韻》公戸切《集韻》《韻會》古五切《正韻》公五切,𠀤音古。屠沽,賣酒者。《尸子》屠者割肉知牛之多少,則沽者亦知酒之多少也。
又略也。《禮·檀弓》杜橋之母喪,宮中無相,以爲沽也。
又物之麤惡者曰沽。《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五盾,各辨其物與其等。《註》謂功沽上下。《疏》沽謂麤惡者,爲下等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慕切,音顧。義同。
沽【 卷十一 】【 水部 】
水。出漁陽塞外,東入海。从水古聲。古胡切〖注〗夃,古文。
(沽)沽水出漁陽塞外。東入海。漁陽下當有縣字。說見邑部。漁陽郡漁陽、二志同。今直隷順天府密雲縣縣西南三十里漁陽故城是也。前志漁陽下曰。沽水出塞外。東南至泉州入海。行七百五十里。水經曰。沽河從塞外來。南過漁陽狐奴縣北。西南與濕餘水合爲潞河。又東南至雍奴縣西爲笥溝。又東南至泉州縣與淸河合。東入於海。淸河者、派河尾也。按凡曰出某縣塞外、某縣徼外、某縣某方蠻夷中者、皆言其來之遠。不可得其地名。故系之某縣也。此云漁陽塞外、則非出漁陽矣。今直隷之白河、卽沽河也。白河遠出宣化府獨石口之獨石水。合赤城水、龍門水東南流。逕宻雲縣西。與潮河合。潮河古鮑丘水也。旣得潮河。西南逕懷柔縣東南。南經順義縣東。至通州城北東南三面。俗稱古潞水。又南逕舊漷縣西。又逕香河縣西南。又東南逕武淸縣東。又東南入天津縣畍。合諸大川由直沽入海。與酈注所述不甚異。程氏瑶田曰。俗謂沽水及酈注之獨固門漁水蠃山皆在今之薊州者、繆甚。玉裁謂方輿紀要謂漢漁陽在今薊州、亦大繆。从水。古聲。古胡切。五部。今字以爲沽買字。伐木鄭箋曰。酤、買也。字从酉。
偏旁部首查字
一部乙部乛部丿部丨部亅部乚部丶部人部又部儿部十部二部力部几部入部八部刀部厂部卜部匕部亻部阝部勹部匚部匸部厶部讠部廴部卩部㔾部刂部丷部亠部冂部冖部冫部凵部大部子部小部己部女部门部工部口部扌部山部马部干部士部飞部广部土部川部尸部丬部寸部夕部巾部弓部兀部巳部囗部幺部氵部弋部艹部纟部犭部辶部忄部 全部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