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否常用: -汉字五行:水属性
汉字部件构造 :首尾分解查字 :糹并(sibing)
笔顺编号:554444431132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丶ノ一一ノ丨
笔顺读写:折折捺捺捺捺捺撇横横撇竖
絣字UNICODE编码U+7D63,二进制: 0111110101100011,十进制: 32099,HEX编码:E7B5A3,UTF-8: E7 B5 A3
絣 bēng(ㄅㄥ)
(一)、绳子:“妻自组甲絣。”
(二)、继续:“将絣万嗣。”
(三)、编织。
(四)、捆绑。
(五)、绷;张。
(六)、古代氏族人用杂色线织成的布。
● 絣 bēng
〈名〉
(一)、 古代氐族人用杂线织成的布 [fabric]
絣,氐人殊缕布也。——《说文》。
(二)、 穿甲的绳子 [rope]
妻自织甲絣。——《战国策》
● 絣 bēng
〈动〉
(一)、 编织 [weave]
日长晴昼,厌厌地,懒向窗前絣绣。——宋·佚名《壶中天》
(二)、 缠缚;捆绑 [bind]。如:絣扒(捆绑拷打)
絣,拼音是bēng,为多音字,指绳子,或表继续或表错杂等意思。
絣【 未集中 】【 糸部 】康熙筆画: 12画 部外筆画: 6画
《廣韻》北萌切《集韻》悲萌切《韻會》晡橫切,𠀤音崩。《說文》作絣,氐人殊縷布也。《玉篇》無文綺也。《戰國策》妻自組甲絣。《註》絣,綿也。
又《後漢·班固傳》將絣萬嗣。《註》絣,續也。
又《集韻》普幸切,音頩。義同。
又《正韻》補耕切,音伻。義同。
又《廣韻》振繩墨也。亦作𢆸。
又《集韻》𤰞盈切,音幷。義同。
又《集韻》必幸切,音𧚭。急絙也。
又同弁。《周禮·春官·司服》凡弔事,弁絰服。《註》故書弁作絣。鄭司農絣讀爲弁。
又《集韻》披庚切,音磅。𢏳或从糸,張絃也。
絣【 卷十三 】【 糸部 】
氐人殊縷布也。从糸幷聲。北萌切
(絣)氐人殊縷布也。漢武都郡、應劭曰。故白馬氐羌。華陽國志曰。武都郡有氐傁。殊縷布者、葢殊其縷色而相閒織之。絣之言騈也。从糸。幷聲。北萌切。十一部。自緝篆至此篆皆說麻事也。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en1 [梅县腔] ben1 [海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iang4 [宝安腔] ben1 | bin1
⊙ 粤语:bang1 bing1
to baste for sewing; to connect
偏旁部首查字
一部乙部乛部丿部丨部亅部乚部丶部人部又部儿部十部二部力部几部入部八部刀部厂部卜部匕部亻部阝部勹部匚部匸部厶部讠部廴部卩部㔾部刂部丷部亠部冂部冖部冫部凵部大部子部小部己部女部门部工部口部扌部山部马部干部士部飞部广部土部川部尸部丬部寸部夕部巾部弓部兀部巳部囗部幺部氵部弋部艹部纟部犭部辶部忄部 全部部首